“打溜子”是湘西土家族极具民族风格的打击乐艺术,有着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近日,现代出版社推出首部“打溜子”乐曲集类专著《顽童戏花——湘西土家族打溜子名曲精选》,由黄传舜、黄家俊、黄家音和程采晴合著,是土家族学者黄传舜多年研究的成果总结,也是对土家族“打溜子”理论和技艺的传承。
“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是位于大山深处号称‘土家第一村’的双凤村。山高林密,交通闭塞,但是民族民间文化氛围浓,根基厚。在那里,无论男女老少都爱‘打溜子’、吹唢呐、跳摆手舞。”黄传舜的姑公彭祖锡是村里“打溜子”的高手,在他的影响下,黄传舜从小就爱上了“打溜子”。
湘西土家族“打溜子”于201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湘西土家族民间打击乐的一种特定形式,只用头钹、二钹、马锣、大锣四件铜制乐器,通过音色、节奏、速度的变化,形象地表现出八哥鸟拍翅、戏水时的情景,乐曲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土家族‘打溜子’之所以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就在于各件乐器独具一格的音响效果。不同的音响效果,取决于溜子乐器的选配和不同乐器的表现手法。表演时溜子乐器之间协调配合,给人留下美的回味。”黄传舜介绍,在湘西,繁多的溜子曲牌内容丰富,描绘细腻,有的疾若雷霆闪电之速,有的漫若龙行虎步之态,有的细似鸟语虫鸣之音,有的粗具气吞山河之势,对自然景物和各种动物进行绘声、绘意、绘神、绘色的描写。
黄传舜长期致力于土家族“打溜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1963年,黄传舜毕业于湖南艺术学院,曾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二胡首席、乐队队长,1984年起任教于吉首大学音乐系。几十年来,他多次深入土家山寨采风,足迹遍及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的40多个乡镇,行程上千公里,拜访民间艺人100多位,收集传统曲牌900多首。
黄传舜将倾注毕生精力研究和创作的部分成果写作《顽童戏花——湘西土家族打溜子名曲精选》一书,介绍了“打溜子”的源流,各种乐器的演奏技法,曲牌结构规律,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等。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真贵认为,该书的出版是民族打击乐界的一件幸事。以“打溜子”乐曲为主体的民族器乐曲集,此书在国内当属首部,具有开拓性意义。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精选17首“打溜子”传统曲牌,以此作为“打溜子”基础演奏技术练习部分;第二部分选编6首“打溜子”创作乐曲,既可提升演奏技法,又可用作舞台实践表演;第三部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包含了湘西土家族地区“打溜子”源流、名称由来、地域分布、演奏技法、基本流派及演奏风格、曲式结构、音乐形象等。该书可作为音乐艺术类院校选修“打溜子”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为“打溜子”初学者、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参考的范本,更可作为全国专业院校和院团,以及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演奏者演出使用。
卢旸/文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作者:音乐周报
新宝配资-新宝配资官网-正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论坛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