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日益临近,网上关于抗战的内容输出越来越多,比较各省出兵人数及贡献度是其中的一大热门话题,可这其中浙江的身影往往缺失。比如提及淞沪会战各省出兵人数时,川军、湘军、桂军、粤军等都会被大力提及,甚至于江苏也有个数千江苏部队打底,唯独浙江是东南诸省中几乎不会被提及的存在。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抗日战争中,浙江究竟有没有出人出力,我想大多数浙江人都清楚,只是鉴于各省将士的确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同为国人我们不屑于争辩罢了。
可一则关于中越军事交流的内容中,无意间看到的一条挂着广西IP的留言,令阿越实在是意难平,心中块垒不吐不快。
留言内容为:“当年最能打的是桂军,最烂的是江浙兵。日本最烂的是大板联队(由商贩组成)一但军人经了商、有了钱,哪么…”
攻击“江浙兵”的留言截图
这是将我们江浙贬得一文不值,原因吗,约莫是因为我们富裕,由此令它从经商的大板联队(实则当为大阪师团)最烂,推导出江浙兵全国最烂。
果真如此吗?
且不说大阪师团全称为第四师团,为日寇的甲种师团,战斗力并不弱。单通过类比,推导出江浙兵最烂,便是个笑话。
多的不说,从先秦时期到帝国时代,再到近现代,我们江浙兵源的素质,放眼全国也是顶尖的存在。论打仗,我们不怯谁。
越王勾践剑
春秋时期,立国于江浙的吴越两国,作为后起之秀,各自挑翻了当时楚国、齐国等传统强国,力压中原诸国,先后成就霸业,在春秋五霸中占据两席。
秦末,楚霸王项羽以江东子弟为班底组建楚军,屡战屡胜,特别是以“破釜沉舟”闻名于世的巨鹿之战中,五万对战四十万秦军主力,几乎将其全歼,宣告秦王朝进入倒计时,也奠定了他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三国时期,江浙兵源是东吴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吴大帝孙权在网上常被嘲笑为“孙十万”,但终究平定了岭南之乱,为两广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南北朝时期,南梁将领陈庆之统率白袍军,以七千之众发动北伐,创下对北魏四十七战全胜、攻克三十二城的战绩,“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传唱千年。
白袍将军陈庆之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时,明太祖朱元璋攻占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后,以此为基地“广积粮缓称王”,开国元勋虽大多来源于淮西,可底下将士之中,有大量江浙兵,他们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洪武十五年(1382年)收复云南后,明朝向云贵地区大规模移民,采取军屯、民屯的形式,巩固西南地区,江浙将士及百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南京乌衣巷是他们永远的精神故乡。
云贵地区的屯堡人
明朝后期,以浙江兵为主的戚家军,先平倭寇、后守北疆,其后参与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扛起了大明军事的半壁江山。浑河之战中,戚帅之侄戚金将军统帅的戚家军孑遗:浙军,在诸军皆溃之后,依然孤军浴血死战不退,以几乎全军阵亡的代价,给予后金军巨大杀伤,完成了戚家军最后的绝唱。
鸦片战争时期,面对气势汹汹来犯的英军,总兵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等率官兵血战6昼夜,重创英军,终因势寡援绝先后殉国。
发生于1899年的意大利强租三门湾事件中,虽少不了北京总理衙门与之周旋之力,但浙江方面面对意大利舰队强闯三门湾近海,集重兵驻守“宁台一带三门湾等处各要隘”,以及“叙浦、乍浦沿海各海岸”,组织民团为“应敌之接济”,严查保甲以“杜奸宄之潜踪”有着莫大关系。在浙江军民与清廷的通力合作下,最终成功挫败意大利的图谋,使三门湾成为当时唯一一个摆脱被强租命运的地方。
三门湾地理位置图
至于抗战时期,为什么没有浙军一说,要从民国时期浙江军事沿革说起。民国初期是有浙军的,且战斗力不弱。1926年秋,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入浙,浙军接受改编,其中浙江陆军第1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9军,第3师改编为第26军。随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浙江军队更是整体改编,从此有了一个新名称:中央军。中央军不都是浙江兵,但浙江兵都是中央军,地方只有保安团。
淞沪会战时期,第87师、88师这两支精锐德械师,兵源太半来自江浙,杭州宝石山北麓附近有一座保存至今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便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除此之外,其余参加淞沪会战的中央军部队中也有大量江浙兵,空军方面更是如此。可以说各省军队来援时,顶在第一线的江浙兵已经付出了巨大伤亡,早已打残了。
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
为抵抗日寇,浙江方面的地方保安团都进行了改编,奔赴前线。此外参加随枣会战86军,参加了常德会战及独立扛起衡阳保卫战的第10军,最初都以浙江兵为主。
至于浙江本土,作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最早遭受日寇入侵的省份之一,自始至终没有完全沦陷,其中固然有地形关系,但也离不开浙江人民的顽强抵抗。也正因此浙江成为日寇进行毒气战、细菌战的重点地区。
总之我们江浙地区,我们浙江省,同样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牺牲,对抗战的贡献并不弱于哪个省。可以不为我们发声,但请别污蔑,这是对英烈的亵渎。
新宝配资-新宝配资官网-正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论坛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