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尹丽梅张硕北京报道
与前两年低迷的市场表现不同,今年商用车行业迎来久违的暖意,多家商用车企交出的战报反映出了这一变化。
8月4日,福田汽车(600166.SH)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25年7月,福田汽车的销量达到45974辆,同比增长19.85%。2025年1—7月,福田汽车累计销量为37.34万辆,同比增长10.30%。
一汽解放(000800.SZ)虽未公布具体的销量数据,但从其已经披露的数据来看,一汽解放在海外市场和新能源市场表现不俗。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一汽解放在包括中重卡市场、牵引车市场在内的9个商用车细分市场保持行业第一;海外出口加速拓局,在东南亚、西亚、西北非等7个大区的销量大幅增长61%;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到1.66万辆,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整车销量达到22.3万辆,同比增长12.1%。其中,重卡销量14.9万辆,同比增长6.7%;中轻卡销量6.4万辆,同比增长22.9%。合并收入同比增长9.8%,利润同比增长11.2%,出口收入同比增长4.9%。
除了上述3家企业外,《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行业销量TOP10企业中有5家企业都同比实现了增长。2025年6月,商用车行业销量TOP10企业中有8家企业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有5家企业的增长幅度在30%以上。
另外一组行业数据也印证了商用车产业的回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5年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5.4万辆和36.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3%和10.3%,同比分别增长7.1%和9.5%。2025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而在2024年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3.9%,2021年和2022年,商用车市场的表现亦较为低迷。
商用车市场为何在2025年迎来了增长?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增长背后有多个因素共同驱动。“首先,今年国家在支持商用车发展的政策层面加力扩围,‘两新’政策将‘国四’车辆、天然气车以及老旧营运货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刺激了市场的增长。其次,新能源汽车在商用车领域的渗透率正在快速上升,也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陈士华进一步分析指出,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也拉高了商用车市场的增长。陈士华认为,新能源商用车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具备显著优势。例如钢厂、化工企业、港口等特种作业环境,以及城市环卫、洒水等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更具实用性和经济性。与此同时,当前终端运输市场的运价水平相对较低,传统燃油车在运输业务中成本与收入之间难以平衡。而新能源汽车因使用成本较低,在运营中仍有一定利润空间,这成为其受到用户欢迎的关键原因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则认为,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对商用车行业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GDP增速整体稳定在5%以上,为商用车市场回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细分市场来看,重卡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5年6月全国重型卡车销量(批发)为9.79万辆,同比增长37.14%,环比增长10.25%;2025年1—6月,累计销量(批发)为53.93万辆,同比增长6.96%。
7月,重卡市场再次交出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行业批发销量达到8.3万辆,同比增长42%,创下近八年同期第二高位。自今年4月以来,重卡行业已实现月度“四连增”,同比分别增长6.52%、13.59%、37.14%和42%。
我国重中轻卡合计占商用车市场的比例大概为75%—80%。徐长明表示,虽然当前中重卡市场规模远不及巅峰时期(2020年的规模为172万辆),但中重卡车型在出口市场上的增长,缓解了重卡行业一定的市场压力。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轻卡累计出口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跑赢且领涨卡车出口大盘(不含其他类货车),市场占比为55.77%。重卡累计出口7.2万辆,同比增9%跑输卡车出口大盘,市场占比为15.68%。
徐长明指出,过去几年商用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商用车企加大了出口力度,商用车年出口量已从此前的20万辆进一步增长至2024年的90万辆。“近年来,商用车企业运营状态比较好的都是国际化业务发展得比较好的,比如中国重汽和福田汽车,仅在国内市场运营的企业就会比较困难。”
福田汽车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坚定不移贯彻国际化战略,聚焦核心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实现销量7.85万辆。海外重卡累计销量约1.4万辆,同比增长135%以上。出口业务的增长驱动盈利能力的提升。根据其近期发布的财务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7.77亿元,同比增加约87.5%。
海外市场是中国商用车接下来拓展增量空间的一大重要市场。记者从中国一汽方面了解到,一汽解放当前正在深化全球战略布局,拟于下半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设立海外全资子公司。
“海外市场作为中国商用车拓展增量空间、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高地,拥有广阔发展前景。”一汽解放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于长信7月底在一汽解放2025年中媒体交流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一汽解放将通过打造“生而全球”的产品矩阵,派驻国内最优秀的营销团队、专属的研发团队深耕海外市场,深化后市场全生命周期服务,加速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深度属地化运营转型,实现海外市场新的“量”“利”增长极。
新能源转型是当前许多商用车企打破增长瓶颈的关键举措。在加码海外市场之外,下半年一汽解放也将在新能源方面加快产品、产能、产线的深度布局,并在智能车方面,推出全自主的L2++组合辅助驾驶产品。
“商用车的新能源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一趋势始于2025年5月。此前,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长期维持在10%左右,今年前5个月已经上升到22.2%,增速显著。”徐长明判断,预计今年下半年,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有望延续上升态势,增长至26%—27%之间。
是什么支撑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的持续上升?徐长明分析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补贴政策的刺激,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的“两新”政策均向新能源倾斜。二是电池成本的降低,电池成本的下降带动了新能源商用车价格的大幅下降,使得新能源商用车与油车的价差大幅缩小,购买经济性大幅提升。同时,“无动力车身+电池银行”等新型商业模式显著降低了用户前期的资金压力,满足了实力弱的企业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化率的提升。三是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在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价格体系下,电动车比油车的综合效益要好。
新宝配资-新宝配资官网-正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论坛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