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东城区首批建成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之一。位于大方家胡同38号的伏枥餐厅,承担着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餐厅功能,服务辖区和周边居民。这家由“90后”创业者顾鲜亮打造的特色餐厅,日均服务超过200位老人,长期复购率保持在80%以上,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典范。
“我要做的不只是餐厅,更是连接你我的纽带。”创始人顾鲜亮表示,餐厅名称取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典故,同时谐音“福利”,寄托着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
与传统养老机构不同,伏枥餐厅创新采用“场地换服务”模式,通过明厨亮灶、适老化改造等举措,打造出集配餐区、堂食大厅于一体的现代化助餐空间。
走进餐厅可以看到,餐厅内所有桌椅均经过特殊设计,比如圆弧桌角防止磕碰,设置便于安放拐杖的位置,还配备了无障碍通道以及放大镜等老年人所需物品,细节处尽显用心。
糖醋里脊、酱爆鸡丁、炒合菜……随着后厨师傅进进出出,冒着热气的饭菜装满了整个餐台。餐厅每日提供8至15种菜品,特别推出十余款老年优惠套餐,最低仅需8.8元,价格优惠的同时满足老人的用餐需求。
在菜品甄选上,餐厅充分尊重老年人意见。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菜品信息,邀请老年人参与评选心仪佳肴。餐厅依据投票结果安排每日餐食,并提供线上订餐服务,实现“菜品由老人来定,口味由老人来选”,让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尊重与关怀。
“考虑到失能老人吞咽困难、消化功能弱等特殊需求,我们请营养师和厨师团队深入调研,结合营养知识与老人饮食偏好,精心定制专属营养餐谱。”顾鲜亮说,餐厅在食材选择和烹饪方式上严格把关,并定期收集老人及家属反馈,根据季节变化、个体健康状况调整餐品。
此外,支付方式支持刷老年卡、扫码、现金等多种形式,充分考虑和照顾老年人使用习惯。餐厅还定期举办节日庆祝、手工活动,致力于打造社区老人的社交平台。
针对朝阳门地区胡同交错的特点,餐厅创新绘制特色送餐地图和视频指南,提升配送效率。每日为有困难的老人提供10份公益餐,并组织志愿者配送。同时推出错峰供餐制度,为新就业群体提供15元专属套餐。今年,餐厅还开拓企业团餐业务,通过市场化运营反哺社区优惠,形成良性循环,运营以来逐步实现了稳定“供能”。
伏枥餐厅的创新实践,为社区养老助餐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参与养老事业的责任担当。其“公益+市场”的运营模式,也为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我们每个人都在变老的路上。建立更好的服务模式,是对未来的投资。”顾鲜亮表示,下一步,餐厅将向全龄友好社区餐厅转型,在保障老年优先的同时,促进社区各群体交流融合。
文字:付敖蕾
图片:朝阳门街道 付敖蕾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作者: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新宝配资-新宝配资官网-正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论坛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